见瓷如面 | 一场七个人的婚礼 各怀心事!
张荣进,1970年出生,号景德山人,陶瓷艺术家,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。
“借古开今”是张荣进近年瓷上绘画的一个主攻方向。
从“金瓶梅”系列、“半遮面”系列、“非此君不嫁图”系列、到“大喜图”系列等等,画家的灵感无不来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,其笔法上则以写意新文人画为主要基调,往往借题发挥,以古论今,关照现实。
《大吉之喜》入选“瓷的精神”--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
《大吉之喜》是这一主题中的代表作品。整幅瓷板经过1300多度的高温窑变,将红、蓝、黑几组互衬的撞色反差画面处理得恰到好处,一种流光溢彩的视觉体验扑面而来,令人赞叹不已。
对视画面,我们仿佛正在目睹一场盛大的婚礼。新郎、新娘以及五位女子,缓缓向众人走来,接受无数双眼睛的检阅。
《大吉之喜》局部
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,婚姻从来都是中国人生活中至为重要的大事,其基本的叙事逻辑都是“吉庆、幸福、美满”之类,如果《大吉之喜》仅仅是想重述一个司空见惯的良辰美景,那毫无疑问,这将是一件落入窠臼的庸俗之作。
然仔细审读画面,就会发现,张荣进想要传递给读者的,远远不止于这些。在做足了“基本功”之后,艺术家将自己对婚姻与现实的观察,甚至是批判,不动声色地融入到了画面之中,从根本上拔高了这件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。
《大吉之喜》中一共有七位人物,一位新郎,一位新娘以及另外五位女子(她们的身份待解),主角新郎新娘身着鲜红的嫁衣,与身后次要人物蓝黑相间的素服形成鲜明对比。
《大吉之喜》局部
虽然新娘的面容为盖头所遮,但从其妙曼丰腴的身姿可以推测,她应该是一位正当韶华的妙龄女子,这顶着盖头走出闺阁的瞬间,是她人生中最隆重的时刻。
如此想来,这段婚姻应该是一段“才子佳人戏”——新郎应该是高中功名、春风得意的翩翩公子,但事实却不是这样。
仔细看画面,新郎更像是一位膀大腰圆、老成持重的中年男人。我们可以猜测他的年龄,甚至可以猜测他的人生,并且可以大胆预言,这场婚礼,对他来说不是第一次,也不会是最后一次。
一言以蔽之,这是一场不平等的婚姻。所谓“大吉之喜”,更多的是“抱得美人归”之后的窃喜和得意,而不是“洞房花烛夜”、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的忠贞与厮守。
这也解释了这幅作品中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:画题名为“大吉之喜”,但通读作品,除了窃喜的新郎外,似乎感受不到其它的“喜气”,尤其是新人身后的五位侍女,更是表情多端,各怀心事,甚至还有一位侧目而立,幽怨哀伤。
《大吉之喜》局部
《大吉之喜》局部
这些,与画题中的“喜”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割裂。我们不禁想问,新人身后的五位女子,她们与新郎新娘到底是什么关系?
这个答案暂不揭晓,姑且留给读者去体悟品读。上乘的艺术作品,往往能给人带来丰富多元的观感体验,就像一千个人心中,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。
这些是读懂《大吉之喜》的关键所在,也是洞悉张荣进精神世界的一个通道。以富含传统意味的婚姻“喜庆”题材下笔,所表现的却并不是老旧或庸常的观念,而是以古喻今,巧妙地表达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批判。
那些“老夫少妻”以金钱为纽带的楼起楼塌,那些对物质主义极度追逐的世相百态,都在《大吉之喜》中能找到它的影子。
至此,从思想性上,《大吉之喜》超脱了“庸常”,流露出紧贴于现实的含蓄而深刻的人文气息。而其艺术性,我们在前面已经说了,这是一件令人赞叹不已的作品。
艺术源于生活,同时艺术也要高于生活。在这一点上,张荣进毫无疑问已经做得很好。
本期主笔:姚陈艳
《见瓷如面》栏目组联系方式: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江报传媒大厦
联系人:姚老师 0791-86849737 18679198590
金老师 0791-86847822 13361627000
其他人都在看
▼
来源:大江网/大江新闻客户端
编辑:周霓 责任编辑:万洋